第八章 台灣原住民族-鄒族 第八章 台灣原住民族-鄒族 一、族群概述 「鄒」族早期稱為「曹」族,這是光復初期國民政府直接將日語音譯成閩南語之故,而「鄒」是直接音譯自鄒語-tsou,民國87年11月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正式核定更名為「鄒」(Tsou)族。tsou在鄒語是「人」或「人類」的意思,鄒族自稱Tsou Atoana(意指我們這群人)。[1]鄒族第一次出現在文獻資料是在西元1650年荷蘭人所著的「台灣原住民戶口表」,西元1661年荷蘭人戰敗離台,據說有少數的荷蘭人逃到阿里山地區,受到鄒族的庇護,並定居在「拉拉巫雅」小社(lalauya,今樂野村),後來成為鄒族的成員。 人類學家習慣上將鄒族分為「北鄒」和「南鄒」,目前總人口數約6千4百多人。分述如下: 北鄒:全盛時期的分佈以玉山及阿里山為中心,北至陳有蘭溪,東至荖濃溪、中央山脈稜線,南至高雄縣新望嶺,西至嘉義平原,原本有數十個社、數萬人口,後因長年征戰、瘟疫(天花)等等因素,最後只剩下四個大社,範圍包括現在的嘉義縣阿里山鄉及南投縣信義鄉久美等地區,分別是: 1.達邦社(Tapango):位於阿里山鄉,含達邦村、里佳村、茶山村、新美村及山美村,散居於曾文溪兩岸。 2.特富野社(Tfuya):位於阿里山鄉,含特富野社區(達邦村之第八鄰至十二鄰為特富野)、樂野村及來吉村。 3. 伊姆茲社(Imutsu):位於阿里山鄉豐山村石鼓盤溪岸,今草嶺一帶,早期曾為獵區糾紛和特富野社交戰,經兩次戰役後一蹶不振,已於民國初年廢社。 4. 魯夫都社(Luftu):位於 網路行銷信義鄉久美村,自特富野遷出,昔因日本人將布農族遷移至本地區,加上人口減少,已同化於布農族,「庫巴」(kuba)及「瑪雅斯比」(mayasvi)祭典已消失,形同廢社。 南鄒:分佈於高雄縣三民鄉和桃源鄉,有兩個族群,分別是: 1.卡那卡那富群(Kanakanavu):高雄縣三民鄉。 2.沙阿魯阿群(Saalua):高雄縣桃源鄉。 南鄒部落由於長期和鄰近的布農族以及魯凱族互有交流,因此發展出另一相異於北鄒族群的鄒族文化,例如卡那卡那富部落(現今僅存三百餘人),其部落祭典已不像北鄒如此盛大;而沙阿魯阿部落;其傳統服飾已融入布農族、魯凱族等族群的特色,不似北鄒顏色的鮮明;在語言方面,南鄒和北鄒的語言基本上已是迥異的兩種語言。因此有些學者曾建議將之分為三個獨立的族群。    鄒族為一父系社會,部落組織分大社和小社,鄒族人的觀念裡擁有「庫巴」,能夠舉行全部落性祭儀的社群才有資格稱為大社,也才是一個完整的政治實體,鄒族人的社會組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份: (一) 大社(hosa):由幾個氏族聯合組成。 (二) 氏族(aemana):由幾個聯合家族組成。可能有血緣關係,也可能沒有血緣關係,同一氏族之間禁止通婚。 (三) 聯合家族(ongo-no-emo):由幾個單一姓氏的家族組成,共有耕地、共有河流漁區、共有氏族祭屋。 (四) 單一姓氏家族(emo)︰例如:達邦社的莊家與溫家、杜家與楊家共用一個小米祭屋,屬於聯合家族,亦不能通 辦公室出租婚,獵區、漁區可共同使用。 聯合家族推派長老共同主持長老會議是鄒族部落的最高決策單位。頭目依長老會議的指示分派工作,賦予每一個聯合家族責任與義務。 鄒族的文化特質大致如下: (一) 以台灣欒樹為耕作作息之木 鄒族沒有嚴密的曆法,一年的作息完全依據大自然的變化展開。鄒族的主糧為小米,栗作是族人最重要的農事。部落中到處可見台灣欒樹,此樹在9月開花,10月及11月分別變換顏色。欒樹花開族人便開始上山開墾栗地,10月底或11月間,當欒樹變為淺咖啡色,族人就可把栗地的乾草木焚燒,準備播種。 (二) 神花與神樹 木槲蘭[2](fiteu)相傳是鄒族戰神的配飾物,是鄒族的神花,在「瑪雅斯比」祭典時與會的鄒族男子都必須在帽子上插上木槲蘭,才能得到戰神的庇祐與幫助。庫巴(kuba)的正門兩側及屋頂上均種植神花,其生長狀況都受到部落的關注,因神花枯死是非常大的禁忌。 鄒族的神樹(yono)──「赤榕」(又名鳥榕、雀榕、鳥屎榕等),是「瑪雅斯比」祭典時「天神」和「戰神」降臨及回到天上的天梯。赤榕常在數日間老葉掉盡,有時一年重複二、三次之多,似乎冥冥之中蘊含無限生機,或許如此被鄒族視為神樹而加以栽種。 (三) 精湛的鞣皮技術: 鄒族的鞣皮技術極為出色,鄒族人以獵物的皮為衣飾,材料有羌皮、鹿皮、山羊皮、豹皮、熊皮等,分製皮與製革,帶毛鞣製者為皮,剃毛者為革。 鞣製法分剝皮、張皮、刮皮和鞣皮四步: 1.剝皮:以刀剝除頭尾?賣房子峊|肢部分不用。 2.張皮:早期無張皮架,以麻繩穿綁於四角,牽結於樹枝上。 3.刮皮:以平刃有柄刮刀,刮除皮上殘於的肉、脂肪,製革剃去其表面之毛。 4.鞣皮:放至臼裡,以杵打軟,或在粗大圓木上綁上藤條,將獸皮掛在藤條上,由兩人分立兩端拉扯,如此重覆多次,直到獸皮柔軟為止。 (四) 狩獵成績代表社會地位 在鄒族傳統社會裡,狩獵成績代表鄒族男子的社會地位,一個成年男子如果沒有優異的狩獵能力,其社會地位就永遠無法提升,因此男孩在十二、三歲時就要跟著父兄學習狩獵技巧,諸如箭法、陷阱設計、夜宿叢林、野外求生等等,都是必須學習的狩獵本領。 過去鄒族的社會裡,除了狩獵之外,幾乎沒有其它獲取肉類與蛋白質的方式,所以狩獵對鄒族人來說,是延續整體生命的一項重要的生產方式。為了能讓鄒族的社會團結,狩獵行動通常是集體的,很少是個人的。從另一層面來說,狩獵其實是一種體能訓練,過去鄒族人認為,一個好的獵者往往是一個好的戰士。   由於狩獵成績是社會地位的象徵,所以每逢祭典或盛宴時,勇士們都會將自己獵獲的獸皮、山豬牙,或珍禽羽毛佩戴在身上,展現自己的狩獵成績,並藉以贏得族人的尊敬。 (五) 神聖的庫巴(kuba) 庫巴是鄒族的政治、軍事、信仰與文化的中心,也是整個部落存在的象徵,只有鄒族的成年男子才可以從庫巴的正門進入,嚴禁婦女進入,漢人把它叫做「公廨」。在以前的部落中,庫巴是最大的建築物,而族人就以此為中心集聚在四週, 酒店打工房舍的大門都要朝向庫巴。 庫巴的另一項重要功能,便是做為男子訓練中心。在男嬰出生第一年的瑪雅斯比祭典,由其父或舅用竹杯盛酒,抱著男嬰上會所與戰神見面,此時部落長老撫摸其頭部,象徵已接納其成為全社的一員,以後可自行登上會所。等男孩成長到青少年時,就會被送到庫巴內住宿,開始學習戰鬥與打獵技巧、歷史以及傳統禮節等各種部落文化知識,直到成年後,便會在庫巴舉行成年禮,由長老訓勉並鞭打,替他們戴上皮帽,表示他們已經成年。 (六) 簡單、大方的衣飾: 除了男子的獸皮衣飾以外,以紅色布料為主的衣服配上帶著羽飾的帽子,是鄒族男子的標準打扮。女子則以紅色胸衣、刺繡頭巾、藍衣黑裙為主要裝扮。 (七) 塔山-鄒族族人的聖山: 塔山海拔標高2484公尺,塔山又可分為大塔山及小塔山。雖然阿里山地區屬於鄒族的傳統獵場,但是鄒族人卻不靠近塔山,以免冒瀆祖靈。被鄒族人視為聖山的塔山,相傳是先人靈魂安息之所。在鄒族的傳說當中,族人死後靈魂會分成惡靈及善靈,惡靈會到小塔山,善靈則會回到大塔山。至於為何死後會回到塔山安息,這就必須提到鄒族人的起源。 二、住屋形式與特徵 (一)住屋: 屋舍主要以木頭為屋架,竹為壁,茅草為頂,是曲線的半橢圓球形。四周以低矮石牆圍繞。屋子前後有兩個入口,屋內中央的火塘上架有放食器的藤編棚架,是台灣原住民各族中最大的。如果是聯合家族本家,屋內會設計兩個穀倉,一為儲藏食物,另一為小米神祭祀的地方,鄒族人禁止在屋內煮魚,所以 找房子另外蓋有漁具小屋,專門收藏這些器具。 (二)庫巴(kuba): 鄒族的男子集會所,位於大社部落中心,為一長方形杆欄式建築。會所中央以兩根直立圓木為中柱,樑柱以黃藤綑綁,於屋頂覆蓋五節芒以及白茅,會所內的地板為架高搭建,三分之二舖設木板,後段三分之一舖設藤條。兩中柱之間架橫木以藤纏繞為置物棚架,架上有一聖石,地板中央設火塘。會所前後皆設有出口,以木梯上下,於正門兩側以及屋頂種植木槲蘭,有避免惡靈、去除不潔的功能。會所前廣場東方種植神樹赤榕,是戰祭儀式中戰神下至凡間的階梯,赤榕以及木槲蘭每年落葉再生象徵生命力的更新。會所內放置部落重要器物,分別為入口左側的敵首籠以及右側的火具箱與盾牌,火具箱中置放打火石以及染紅的木槿樹(fkuo)皮護身籤條,fkuo在戰鬥前或儀式進行前,每個勇士都必須佩戴於刀帶與手臂上。過去男子會所火塘的火終年不滅,長年煙薰的樑柱、芒草不易損壞。 庫巴的功能:「瑪雅斯比」(Mayasvi)祭典的場所、鄒族男子的訓練中心、部落重要的集會所、處理部落事務的處所、戰鬥時的指揮中心和部落存亡決戰時的最後防線。 (三)氏族祭屋(mono-pesia): 亦稱「小米祭屋」或「禁忌之屋」。鄒族的每個家族都有一座「氏族祭屋」,屋裡供奉著保佑日常生活的小米神[3]與土地神。在祭屋中所辦的小米祭典活動是屬於家族性的祭儀,大約在每年七、八月左右舉行。各家族在舉行小米祭時,每一個家族的成員都必須回來,再藉著聯合家族之間的互訪達到聯誼的情感交流與強化家族的凝聚力。 祭屋?烤肉漫宒銵A類似漢人的宗祠,除了農耕祭典與家族重要活動以外,祭屋都不開放。主要設置有:樹皮籤條、火具箱、聖粟倉[4]、獸骨架[5]、松鼠或松鼠尾巴[6]、箭竹杖[7]。 祭屋原先位於本家住屋內,日治時期以後漸外移獨立成一小屋,有些則因建築型態改變,位置也有所不同,有的在住家前面,有的在主屋後面,但都會有隔間,以表神聖。 三、重要祭典 (一)「瑪雅斯比」(Mayasvi):   屬於全部落性的祭典,它有好幾種譯法:如戰祭、人頭祭、敵首祭、凱旋祭、迎神祭...等名稱。過去是出征凱歸,對敵首安置的儀式,主要是祭拜天神和戰神,慶祝戰勝和團結氏族,後來才慢慢加入其他的活動。過去瑪雅斯比舉行的時間並不固定,一年可以舉行好幾次,也可以不舉行,通常是在勇士出征前、征戰榮歸、男子集會所重建或修建的時候或小米收穫祭後,經由族中長老共同商議之後擇期舉行。古時為了謝神出戰得勝,祈神保佑出征順利及求神讓Tsou人團結、平安而舉行,屬於全部落性的祭典。鄒族一年一度的瑪雅斯比,目前由達邦及特富野輪流舉辦,達邦在國曆八月,特富野則在國曆二月中旬舉行。瑪雅斯比祭儀可分四大段落:祭典前準備活動(smouyu'ho)、正式祭典(mayasvi)、歌舞祭(pasu-mayasvi)、結束祭(mepungu)等。 ※祭典前準備活動: 男子整理、修建庫巴(e-kubi),種神花(由各大氏族代表進行),將通往獵區路徑(出征之路)除草,象徵出獵、出征順利;婦女準備祭典所需之祭品,如釀酒、做糯米糕等。 ※正式祭典: 1.著盛裝: 至庫巴著鄒族勇士裝,戴皮帽,在 酒店工作皮帽側邊插上木槲蘭作為戰神辨識之標記,佩帶木槿樹(fkuo)皮製成的護身籤條於胸前作為護身符,[8]以防止惡靈於祭典時入侵。 2.迎神祭: a.引聖火至廣場:將庫巴內的炭火移到廣場中央。 b.獻牲畜:將乳豬放在「神樹」赤榕前,由與祭男性族人用配刀及矛刺殺乳豬,乳豬代表敵人,以豬的血和肉供奉戰神,全體勇士將刀尖沾上豬血,高舉配刀大聲呼嘯五次,並將豬血抹在神樹上,意在告訴戰神祭典正式展開,請戰神下凡參加這次的祭典。 c.砍神樹:年青的勇士在長老的指點下砍除神樹樹枝,象徵為戰神整理路徑。最後只留下幾枝樹枝(達邦五枝、特富野三枝),一枝朝向頭目家、一枝向庫巴、另幾枝則朝向創始部落的古老家族。 d.請戰神享用祭品:砍完神樹後,勇士們用砍下的樹枝做木籤,切一小塊豬肉串上去,然後將木籤插在神樹上。 e.唱迎神曲[9]:勇士們在頭目的帶領下牽手圍著聖火,圓圈開口面向庫巴唱迎神曲二次。意即請戰神降臨並登上庫巴,結束後勇士返回庫巴。 3部落團結祭:各氏族將米酒、糯米糕、豬肉等供品攜至庫巴內共食,象徵祈求戰神賜予征戰力量,各氏族團結禦敵。 4男嬰初登會所禮:部落初生的男嬰,由其父或舅抱至會所,長老們以小米酒為其祝神,讓戰神認識這個新生命,未來能成為鄒族勇士。 5凱旋祭:接著勇士們以戰鬥蹲姿跟隨長老唸凱旋頌文,頌文內容是祖先曾經征服的外族部落名稱或當地地名,然後由長老訓勉勇士,鼓舞士氣。念完凱旋頌文後才將男嬰交還。 6成年禮:部落中之成年男子,在會所舉行成年儀式,由長老們以藤條鞭打其臀部,之?房地產嶆A賜皮帽,並賜酒勉勵,表示此男子以成年。 7送神祭:勇士排成半圓形舞隊,逆時針方向自男子集會所走向神樹,唱送神曲[10],恭送戰神升天。接著唱慢板戰歌,開始歌舞祭。 8引火祭(開始有婦女加入):唱慢板戰歌時,汪氏家族(頭目氏族)的公主及石氏家族的婦女們持火把進場,此火代表氏族之火,要與會所的聖火合而為一;亦表示勇士征戰的力量因婦女協助而更加充實。婦女們把火把放進場中央的火堆後就可以接在勇士隊舞的後端,正式參加祭典活動。 9路祭:接著勇士行至部落入口處,用佩帶的護身籤條將茅草束成「薦台」,將佩帶的神花插在上面,並將供奉的豬肉放在「薦台」上面,助祐勇士出征。(此儀式特富野己省略) 10家祭:勇士們在結束路祭之後便開始行至各氏族的祭屋進行家祭,勇士行至各氏族家屋祝神,象徵戰神所賜之力量延伸至各氏族。 11驅邪儀式:結束家祭後,在回程要在途中取兩枝茅草回「庫巴」作驅邪儀式,完畢將芒草插入會所屋頂,或丟棄遠處,並把綁在胸前的fkuo避邪籤條解除懸綁在會所內敵首籠旁。 ※歌舞祭: 正典結束後,族人不分男女老少,大家手牽著手,在長老們的引領之下,合著舞步歌頌戰神及祖先英勇的事跡,砥礪族人,並增進氏族之間的緊密關係。為期三天兩夜。 ※結束祭: 在歌舞祭要結束的午夜前,婦女及外人或服裝不整者均須退出行列,由頭目再度帶領勇士唱迎神曲、送神曲和戰歌,然後將廣場中央的火堆熄滅,「瑪雅斯比」祭典到此正式結束。 (二) 小米收穫祭 (Homeyaya): 屬於家族性的祭儀,主要祭祀場所是在氏族祭屋(小米祭屋)。鄒 婚禮佈置族在每年七、八月,小米收割完後,舉行小米收穫祭(Homeyaya)。一方面祭祀小米神(女神),感謝祂照顧農作;另一方面也藉此強化家族凝聚力,每一個家族的成員都會回來團圓,各家族之間也會透過互訪、聯誼,達到情感的交流,可以說是鄒族人的過年。 鄒族人的過年,族人一大早會到氏族祭屋集合,在一個裝小米酒的葫蘆容器中,以手指沾酒按在豬肉上,讓小米女神知道你回來團圓了。在氏族祭屋享用團圓早餐後,便會互相拜訪聯誼。小米收穫祭結束後,各家長老齊聚頭目家的小米祭屋開會決定今年是否舉行「瑪雅斯比」。 (二)子安貝祭 (Miyatjgu): 亦稱貝神祭,是南鄒高雄縣桃源鄉沙阿魯阿族特有的祭典,每二年舉行一次,祈求貝神降福族人,已失傳多年,民國82年恢復。 相傳鄒族祖先與一群小矮人共同生活,後來沙阿魯阿族人離開該地時,矮人贈送聖貝(子安貝)及祭典給他們,並叮嚀族人每年舉行貝神祭典,以求平安、豐收、豐獵及族群興旺。相傳沙阿魯阿族各社都曾擁有若干聖貝,放在頭目家特定的甕中,平時看不見,只有祭典接近時才會出現,據說這些貝殼可以為人帶來各種好運。此祭另一說法為,沙阿魯阿族的祖靈藏在子安貝裡,平時收藏在一小壺裡,祭典時才取出供奉,類似祖靈祭。 由於這個古老的祭典中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目前只有少數耆老會唱祭儀時的歌謠,近年來隨著族群意識的提升,沙阿魯阿族人積極的恢復這個祭典。 四、物質文化與藝術表現 :服飾、身體毀飾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酒店打工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26gran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